諮王侍郎寄禊原魯應奉

· 盧琦
名門世所仰,偉器人初識。 除書出省垣,匹馬發山驛。 金臺芳春宴,玉署清晝寂。 年富經學優,事簡官情適。 筍班綵雲曙,蓮燭明月夕。 登岡望庭闈,開閣集賓客。 鯫生寂無聞,良晤何由得。 髮鬢亦已華,意氣徒自激。 題詩寄天風,渺渺煙樹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諮王侍郎:詢問王侍郎,此處可能指向某位姓王的侍郎請教或寄信。
  • 寄禊原魯應奉:寄給禊原的魯應奉,禊原可能是地名,魯應奉可能是收信人的名字。
  • 偉器:傑出的人才。
  • 除書:任命書,指官職的任命文書。
  • 省垣:指中央政府機構。
  • 山驛:山中的驛站。
  • 金臺:指朝廷或高官的府邸。
  • 玉署:指翰林院,古代負責編纂國史、起草詔令的機構。
  • 筍班:指官員的行列,比喻官員衆多。
  • 綵雲:五彩斑斕的雲彩,比喻美好的景象。
  • 蓮燭:蓮花形狀的蠟燭,古代宮廷或貴族使用的精美蠟燭。
  • 登岡:登上山岡。
  • 庭闈:指家中的庭院。
  • 開閣:打開閣樓,指舉行宴會或集會。
  • 鯫生:指自己,謙稱。
  • 意氣:意志和氣概。
  • 天風:高處的風,比喻遠方的消息或思念。

翻譯

詢問王侍郎並寄信給禊原的魯應奉, [元]盧琦

名門世家,人們仰慕,傑出的人才初次被認識。 任命書從中央政府發出,獨自騎馬出發前往山中的驛站。 在金臺享受春日的宴會,玉署中白日清靜。 年歲雖富,但學識更優,事務簡少,官場情感舒適。 官員行列如五彩雲彩在曙光中,蓮花蠟燭在明月之夜。 登上山岡遠望家中的庭院,打開閣樓聚集賓客。 我這無名小卒靜默無聞,美好的相聚何以得來。 頭髮已見花白,意志和氣概卻依然激昂。 題詩寄往高處的風,思念如渺渺的煙樹碧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感慨和對遠方友人的思念。詩中,詩人通過對「名門」、「偉器」、「除書」、「金臺」等詞語的運用,展現了官場的繁華與個人的榮耀。同時,通過「山驛」、「玉署」、「蓮燭」等意象,傳達出一種寧靜而高雅的生活氛圍。詩的後半部分,詩人以「鯫生」自謙,表達了對美好相聚的嚮往和對年華老去的感慨,最終以「天風」和「煙樹」寄託了對遠方友人的深情思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官場與友情的複雜情感。

盧琦

元惠州人,字希韓,號立齋。順帝至正二年進士,授州錄事,遷永春縣尹,賑饑饉,止橫斂,均賦役,訟息民安。十四年,農民軍數萬人來攻,被擊退。改寧德縣尹。歷官漕司提舉,以近臣薦,除知平陽州,未上卒。有《圭峯集》。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