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妃篇

紅粉三千貌不同,傾城不買奪畫工。 夜夜秋光長信殿,年年春色未央宮。 忽聞詔選賜匈奴,絕代良家請嫁胡。 錦袖乍嬌紅靺鞨,金井長辭玉轆轤。 如花慷慨違金闋,紫臺薄命音塵絕。 環佩朝辭漢殿雲,氍毹夜舞交河雪。 寶馬行行歸朔漠,酒酣還奏宮中樂。 單于帳裏月華高,燕支山下花光薄。 銀箏錦拍按琵琶,一代紅顏絕塞沙。 待生青冢愁中草,始信朝陽夢裏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明妃篇:指古代傳說中的美女。

傾城:指極其美麗的女子。

奪畫工:指美貌無法被畫師所描繪。

信殿:指宮殿中的一處建築。

未央宮:古代宮殿名,意爲春色無窮。

詔選賜匈奴:指皇帝下詔選美女賜給匈奴。

絕代良家:指絕世的賢良之家。

胡:指匈奴人。

紅靺鞨(mò hé):古代民族名。

辭玉轆轤(lù lù lù):指拒絕玉輪和轆轤,比喻拒絕婚姻。

金闋:指皇帝的金闕殿。

紫臺:指皇帝的紫微臺。

音塵絕:指聲音消失,不再傳出。

環佩:古代婦女佩戴在腰間的一種裝飾品。

氍毹(qú shù):古代一種毛織物。

交河雪:指河南交河縣的雪。

朔漠:指北方荒涼之地。

翻譯

明妃篇

三千美女各有不同的容貌,傾城之貌無法被畫師描繪。

每個夜晚在長信殿中享受秋夜的明月,每年春天在未央宮中欣賞春色。

突然聽到皇帝下詔選美女賜給匈奴,絕世的賢良之家被要求嫁給匈奴。

美麗的袖子突然變得嬌豔如紅靺鞨,美玉的轆轤卻被拒絕。

像花朵一樣慷慨地拒絕了金闕,紫臺上的命運卻隨音塵消失。

環佩聲音在漢殿中響起,夜晚在交河縣的雪中起舞。

寶馬行進歸向朔漠,酒醉後在宮中奏樂。

在單于的帳篷裏,月光高懸,燕支山下花光稀薄。

銀箏和錦鼓伴隨着琵琶的聲音,一代美麗的女子終究離開了邊關沙漠。

在青冢中等待生長的草,才明白朝陽中的花是夢中的幻影。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古代美女明妃的傳奇故事,通過華麗的辭藻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明妃的美貌與堅貞。詩中運用了許多意境深遠的詞語和典故,表達了對美麗與命運的思考,展現了古代女子在特殊歷史背景下的命運抉擇。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意,展現了古代文人對美的追求和對命運的思考。

夏完淳

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別名復,字存古,號小隱,又號靈首。明末(南明)詩人,松江華亭人。爲夏允彝之子,師從陳子龍。夏完淳自幼聰明,有神童之譽,“五歲知五經,七歲能詩文”,14歲隨父抗清。其父殉難後,他和陳子龍繼續抗清,兵敗被俘,不屈而死,年僅十六歲。以殉國前怒斥了洪承疇一事,稱名於世。有《獄中上母書》。 身後留有妻子錢秦篆、女兒以及遺腹子,出世後夭折, 家絕嗣。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於松江區小崑山鎮蕩灣村華夏公墓旁。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