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野哭
江南三月鶯花嬌,東風繫纜垂虹橋。
美人意氣埋塵霧,門前枯柳風蕭蕭。
有客扁舟淚成血,三千珠履音塵絕。
曉氣平連震澤雲,春風吹落吳江月。
平陵一曲聲杳然,靈旗慘淡歸荒煙。
茫茫滄海填精衛,寂寂空山哭杜鵑。
夢中細語曾聞得,蒼黃不辨公顏色。
江上非無吊屈人,座中猶是悲田客。
感激當年授命時,哭公清夜畏人知。
空聞蔡琰猶堪贖,便作侯芭不敢辭。
相將灑淚銜黃土,築公虛冢青松路。
年年同祭伍胥祠,人人不上要離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吳江野哭:吳江是地名,野哭指在野外哭泣。
翻譯
江南三月,鶯兒在唱歌,東風吹來,彩虹橋下垂着繩索。美人的心思被塵霧掩埋,門前的柳樹幹枯,風聲蕭蕭。有位客人在小船上,眼淚變成了血,三千珠履的聲音已經消失。清晨的氣息平鋪連綿如波光雲影,春風吹落了吳江上的月色。平陵的一曲歌聲漸行漸遠,靈旗在荒煙中變得黯淡。茫茫的滄海填滿了精衛的辛苦,寂寞的空山中響起了杜鵑的哭聲。夢中曾聽到細語,但蒼黃之色已無法辨認。江上並非沒有受屈辱之人,座中依然有悲傷的田地客。感激當初受命之時,在寂靜的夜晚哭泣,唯恐被人知曉。雖然聽說蔡琰還能挽回,但作爲侯芭,卻不敢推辭。相互攜帶着眼淚,銜着黃土,爲公公修建虛墓,青松成路。年復一年共同祭拜伍胥祠,每個人都不願離開墳墓。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悲傷的場景,描述了美麗的自然風景與人們內心的痛苦之間的對比。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人生滄桑和歷史遺憾的思考。通過描寫吳江野哭的場景,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逝去人物的懷念與悲傷,展現了對歷史和人生命運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