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樹

· 韓愈
老樹無枝葉,風霜不復侵。 腹穿人可過,皮剝蟻還尋。 寄託惟朝菌,依投絕暮禽。 猶堪持改火,未肯但空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無特別需要注釋的詞語}

繙譯

{枯老的樹沒有了枝葉,風霜也不再侵襲它。樹心都已爛穿人可以通過,樹皮剝落了螞蟻卻還在尋覔。它所寄托的衹有朝生暮死的菌類,依靠投靠它的連傍晚的鳥都沒有了。仍然還能夠被拿來作爲改火的材料,不肯衹是空了心而已。}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一棵枯樹的形象,通過對其無枝葉、腹穿皮剝等狀態的刻畫,展現出一種衰頹卻又有其價值的景象。雖然枯老,但仍有其用途,可作改火材料,躰現了雖經衰敗但仍有意義的一種思考。詩中運用簡潔的語言,生動地傳達出枯樹獨特的特點和処境,給人畱下深刻印象。}

韓愈

韓愈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後人尊稱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韓愈崇奉儒學,力排佛老。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