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冷朝陽還上元

· 韓翃
青絲䋏引木蘭船,名遂身歸拜慶年。 落日澄江烏榜外,秋風疏柳白門前。 橋通小市家林近,山帶平湖野寺連。 別後依依寒食裏,共君攜手在東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絲䋏(zuó):用青絲編成的繩索,這裏指系船的纜繩。
  • 木蘭船:用木蘭樹造的船,泛指華美的船。
  • 名遂身歸:指功成名就後歸家。
  • 拜慶年:回家慶祝年節。
  • 澄江:清澈的江水。
  • 烏榜:黑色的船。
  • 疏柳:稀疏的柳樹。
  • 白門:南京的別稱。
  • 家林:家園,故鄉。
  • 山帶平湖:山脈環繞着平靜的湖泊。
  • 野寺:荒野中的寺廟。
  • 寒食: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前一天,禁火冷食。
  • 東田:東邊的田野。

翻譯

用青絲編成的繩索牽引着華美的木蘭船,你功成名就後歸家慶祝年節。夕陽下,清澈的江水在黑色船隻之外閃耀,秋風中,稀疏的柳樹在南京城門前搖曳。橋連接着小市,家園近在咫尺,山脈環繞着平靜的湖泊,荒野中的寺廟與之相連。別後在依依不捨的寒食節裏,我與你曾在東邊的田野上攜手同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友人冷朝陽功成名就後歸家的情景,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捕捉。詩中「青絲䋏引木蘭船」一句,既表現了友人歸家的喜悅,又暗含了詩人對友人前程的祝願。後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憂傷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不捨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韓翃詩歌的獨特魅力。

韓翃

韓翃

韓翃,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唐代詩人。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天寶13年(754)考中進士,寶應年間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後隨侯希逸回朝,閒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賞識,因而被提拔爲中書舍人。韓翃的詩筆法輕巧,寫景別緻,在當時傳誦很廣泛。 ► 1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