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內贈別二首

· 孫蕡
君之去也青驪之駟不可追,妾之留也凌波之襪不可隨。 僕伕倉黃戒往路,斷柳錯莫留殘暉。玉觴行酒和淚血,問君此去何時歸。 何時歸,亂心曲。春風看盡長安花,莫道新人如美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青驪之駟:青黑色的四匹馬,指駿馬。
  • 凌波之襪:形容女子步履輕盈,如同在水面上行走。
  • 僕伕:僕人。
  • 倉黃:匆忙。
  • 戒往路:準備出發。
  • 斷柳:折斷的柳枝,常用來象徵離別。
  • 錯莫:交錯,混亂。
  • 殘暉:夕陽的餘暉。
  • 玉觴:玉製的酒杯。
  • 行酒:斟酒。
  • 和淚血:混合着淚水和血。
  • 亂心曲:使心情煩亂。
  • 春風看盡長安花:在春風中看遍長安的花,指在長安盡情享受美好時光。
  • 新人如美玉:新歡如同美玉般珍貴。

翻譯

你離去時,那青黑色的駿馬已無法追回,我留在這裏,輕盈的步伐也無法跟隨。 僕人匆忙地準備着出發的路,折斷的柳枝交錯,留不住夕陽的餘暉。 玉杯中斟滿酒,混合着淚水和血,我問你,此去何時才能歸來? 何時歸來,讓我的心緒紛亂。在春風中看遍長安的花,不要說新歡如同美玉般珍貴。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離別時的深情與無奈。通過「青驪之駟不可追」和「凌波之襪不可隨」的對比,表達了主人公對離人遠去的無力感和對留戀的渴望。詩中的「斷柳錯莫留殘暉」和「玉觴行酒和淚血」進一步以景寓情,加深了離別的哀愁。結尾的「春風看盡長安花,莫道新人如美玉」則透露出對離人未來的擔憂和對新歡的嫉妒,情感複雜而深刻。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