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 孫蕡
良辰集賓友,載酒登北邙。 百草何離離,高墳被山岡。 四野生悲風,夕日寒無光。 狐狸穴空壙,稚子覓亡羊。 人生寄一世,奄逝若朝霜。 高堂與大宅,終作荊棘場。 蓬萊隔弱水,仙說成荒唐。 及時且行樂,勿用徒悲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離離:茂盛的樣子。
  • 北邙:山名,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北,古代多葬王侯貴族。
  • (kuàng):墓穴。
  • 奄逝:突然逝去。
  • 荊棘場:比喻荒廢、雜亂的地方。
  • 弱水:神話傳說中的水名,比喻遙不可及。

翻譯

美好的時光聚集了朋友,帶着酒登上北邙山。 百草茂盛,高大的墳墓遍佈山岡。 四周生出悲涼的風,夕陽顯得寒冷無光。 狐狸在空墓穴中築巢,小孩子尋找丟失的羊。 人的一生短暫,突然間就像朝露一樣消逝。 豪華的宅邸最終也會變成荒蕪的荊棘地。 蓬萊仙境隔着遙不可及的水,仙人的傳說顯得荒唐。 及時行樂,不要徒勞地悲傷。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北邙山的荒涼景象,表達了人生短暫、世事無常的感慨。詩中「人生寄一世,奄逝若朝霜」深刻反映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而「高堂與大宅,終作荊棘場」則進一步以物質的消逝來象徵人生的虛無。最後,詩人提出「及時且行樂,勿用徒悲傷」,倡導活在當下,珍惜眼前的快樂,不要被無謂的悲傷所困擾。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哲理性和警示性。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