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居:隱居。
- 雜詠:隨意地吟詠。
- 洪武十一年:明朝朱元璋的年號洪武的第十一年,即公元1378年。
- 衰翁:年老的人,這裏指作者自己。
- 惹世譁:引起世俗的喧譁。
- 川原:平原,這裏指平原地區。
- 錦樹:形容樹木繁茂,色彩斑斕。
- 斂紅霞:收斂了紅霞,指天色漸暗。
- 關門:關閉門戶。
- 不倩:不借助。
- 煙霞鎖:煙霧和霞光作爲屏障。
- 卻向:反而向着。
- 怨物華:怨恨自然景物的美麗。
翻譯
自從我這個老者隱居以來,引起了世俗的喧譁,平原上的樹木繁茂,色彩斑斕,天色漸暗。我關閉了門戶,不借助煙霧和霞光作爲屏障,反而向着春風,怨恨自然景物的美麗。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孫蕡隱居後的心境變化。詩中「衰翁惹世譁」反映了作者對世俗的不滿和疏離感,而「川原錦樹斂紅霞」則描繪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自然景象,與前句形成對比。後兩句「關門不倩煙霞鎖,卻向春風怨物華」則進一步體現了作者內心的矛盾:雖然隱居,卻無法完全隔絕外界,對自然美景產生了複雜的情感,既有欣賞也有怨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隱士對世俗的複雜情感和對自然美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