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從弟三首

· 孫蕡
鴻鵠在陂澤,立志恆不羣。 獨鶴唳九皋,音響常遠聞。 令器逢盛時,豈將久湮淪。 無爲秉孤節,甘與巢許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鴻鵠(hóng hú):古代指天鵝,比喻志向遠大的人。
  • 陂澤(bēi zé):水邊的溼地。
  • 九皋(jiǔ gāo):深遠的沼澤地。
  • 令器:傑出的人才。
  • 盛時:繁榮昌盛的時代。
  • 湮淪(yān lún):埋沒,沉淪。
  • 秉孤節:堅持孤獨的節操。
  • 巢許:指隱士巢父和許由,比喻隱居不仕的人。

翻譯

天鵝在溼地中,其志向總是與衆不同。 孤獨的鶴在深遠的沼澤中鳴叫,聲音常常遠播。 傑出的人才遇到繁榮的時代,怎能長久地被埋沒。 不要堅持孤獨的節操,甘願與隱士爲鄰。

賞析

這首詩通過鴻鵠和獨鶴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對從弟的期望和鼓勵。詩人認爲,像鴻鵠和獨鶴這樣有遠大志向和傑出才能的人,不應該被時代埋沒,而應該在盛世中展現自己的才華。同時,詩人也提醒從弟不要過於堅持孤獨的節操,而應該與志同道合的人爲鄰,共同追求更高的理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從弟的深厚情誼和殷切期望。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