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幽居:隱居,指居住在偏僻安靜的地方。
- 雜詠:隨意吟詠,指不拘形式地寫詩。
- 洪武十一年:明朝洪武年間的第十一年,即1378年。
- 平原:平坦的田野或地區。
- 村醪(láo):農家自釀的酒。
- 舊甕:舊的酒罈。
- 新篘(chōu):新釀的酒。
- 四月:指農曆四月,春末夏初。
- 蠶成:蠶繭成熟,指養蠶季節結束。
- 麥亦收:麥子也收割了,指農作物收穫的季節。
- 但使:只要。
- 百年:指很長的時間。
- 若此:像這樣。
- 於世:在世上。
- 何求:有什麼要求或追求。
翻譯
隱居時隨意吟詠的七十四首詩,是我從洪武十一年的平原回到家鄉時所作。
農家自釀的舊酒罈中新酒已經釀成,四月蠶繭成熟,麥子也收割了。
只要這樣的生活能持續百年,我在這世上還有什麼可追求的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滿足和對簡樸生活的嚮往。詩中,「村醪舊甕按新篘」描繪了農家自給自足的生活場景,而「四月蠶成麥亦收」則進一步以豐收的景象展現了田園的寧靜與富足。最後兩句「但使百年都若此,吾今於世亦何求」深刻反映了詩人對這種生活的珍視和對世俗名利的超然態度,體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心靈自由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