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東昌與通守王孟璘話舊

· 孫蕡
天官曾記共論詩,綠幕茅檐晝景移。 花近鬢絲晴冉冉,日明宮錦暖霏霏。 黃河水落官舟遠,粉署香凝禁漏稀。 忽憶舊遊霄漢上,不知塵土涴征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官:古代官職名,負責天文曆法。
  • 綠幕:綠色的帷幕。
  • 茅檐:茅草覆蓋的屋檐。
  • 晝景移:白天的景象在變化。
  • 鬢絲:指鬢角的頭髮。
  • 晴冉冉:晴朗而緩慢。
  • 宮錦:宮廷中使用的錦緞。
  • 暖霏霏:溫暖而輕柔。
  • 黃河:中國第二長河,流經多個省份。
  • 官舟:官方的船隻。
  • 粉署:指官署,因古代官署常用粉刷牆壁而得名。
  • 禁漏:宮中的計時器,也指宮中的時間。
  • 霄漢:天空。
  • 塵土涴:塵土弄髒。

翻譯

記得在天官任職時與你共同論詩,綠色的帷幕下,茅草覆蓋的屋檐旁,白天的景象緩緩變化。鬢角的頭髮旁,花朵晴朗而緩慢地開放,日光照在宮廷的錦緞上,溫暖而輕柔。黃河水位下降,官船漸行漸遠,官署中香氣凝聚,宮中的計時器滴答聲稀疏。忽然想起舊時的遊歷,在那高高的天空之上,不知塵土已經弄髒了我的征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孫蕡與舊友王孟璘在東昌重逢時的情景,通過回憶過去共同論詩的時光,表達了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念。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綠幕茅檐」、「花近鬢絲」、「日明宮錦」等,構建了一幅寧靜而溫馨的畫面。後兩句通過對黃河、官舟、粉署等景象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官場生涯的感慨。結尾的「霄漢上」與「塵土涴征衣」則巧妙地表達了詩人對過去自由自在生活的嚮往和對現實塵世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過往歲月的無限懷念。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