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日再同王仲升陳實卿章茂德王仲濟盛明元六昆季宴集祝華父唐污父適至分韻得前字即席賦
鼓瑟吹笙玳瑁筵,狂歌醉舞興飄然。
疏星競向寒更出,明月偏宜後夜圓。
氣色熒煌雙劍底,心期迢遞一燈前。
經旬漫詫平原約,千日中山任晏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玳瑁(dài mào):一種珍貴的龜殼制品,用於裝飾。 疏星:稀疏的星星。 氣色熒煌:形容氣色明亮。 迢遞:遙遠。 經旬:數日。 約:約會。 中山:指中山國,古代國名。
繙譯
敲擊著瑟琴,吹奏著笙琯,在華麗的玳瑁宴蓆上,狂歌熱舞,興致高昂。 稀疏的星星爭相在寒冷的夜空中閃耀,皎潔的月亮更顯得在深夜裡格外圓滿。 容顔明亮如雙劍之刃,心中期待的希望如同一盞燈前閃爍。 數日過去,大家驚訝於平原上的約定,千日之後,中山國的晏眠依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場盛大的宴會,氣氛熱烈,興致高昂。通過對星星、月亮、氣色等細節的描寫,展現了宴會場景的壯麗和熱閙。詩人運用對比手法,將瑟琴、笙琯的音樂與狂歌醉舞的場景相互映襯,表現出一種狂歡的氛圍。整首詩意境優美,展現了古代宴會的豪華和熱閙,給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