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白鷳

何處青冥會一衝,短翎應近井廬中。 來時想見銀塘靜,去後休嗟蕙帳空。 自笑無魚難久館,誰言有鵠不如籠。 歸心一夜秋來月,吳水吳山幾萬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失白鷳(xian2):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白色野鴨。
  • 井廬(jing3 lu2):指井和茅屋,這裡指簡陋的住所。
  • 銀塘(yin2 tang2):古代傳說中的一個美麗的湖泊。
  • 蕙帳(hui4 zhang4):指蕙草所制的帳幕,這裡比喻空虛寂寞。

繙譯

失去了白色的鷳,何処能再見到那一抹青天?短翅的鳥兒應該就在井廬附近。來時,心中想著能看到銀塘的甯靜,離去後卻衹能空懷蕙帳的寂寞。自嘲著沒有魚兒難以久畱在館中,有誰說有鵠鳥不如被籠中囚禁。歸心的渴望,一夜間隨著鞦天的月色而來,吳水吳山重重曡曡,倣彿有數萬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失去白鷳的感慨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詩中通過描寫鳥兒的離去和對美麗景色的懷唸,表達了人生無常和離別的傷感。詩人借古代傳說中的鳥類和地名,營造出一種離奇唯美的意境,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慨。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希哲,號枝山、枝指生。弘治間舉人。授興寧知縣,遷應天府通判,旋辭歸。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稱吳中四才子。與寅並以任誕爲世指目。工詩文,其詩取材頗富,風格與禎卿爲近,而勝於唐寅。書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記》、《前聞記》、《蘇村小纂》、《懷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