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方二君以生鷓鴣數雙見貽賦詩答之

鷓鴣亦有草,蝴蝶詎無花。 羽翼持相比,芬芳總一家。 絕憐南翥好,差勝北枝斜。 爲爾將歸早,飄零免塞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鷓鴣(zhè gū):一種鳥類,古代常用來比喻美好的事物。
翥(zhù):高飛。
差勝(chā shèng):相差不多,略勝一籌。
斜(xié):傾斜。
飄零(piāo líng):漂泊。
塞沙(sāi shā):沙漠。

繙譯

鷓鴣也有自己的食物,蝴蝶怎麽會沒有花呢。它們的羽翼相比,芬芳都是一家的。雖然南方的鷓鴣飛得高,但北方的花枝斜得更美。爲了你,我會早點廻去,避免漂泊在沙漠中。

賞析

這首詩以鷓鴣和花蝴蝶爲比喻,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唸之情。鷓鴣和花蝴蝶都是美好的事物,作者通過這兩種生物的比較,展現了對友人的深厚情感。詩中描繪了南方鷓鴣高飛、北方花枝斜倚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對友人的期盼和祝福之情,表達了友情之濃厚。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