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弼唐精舍有懷亡友英上

蘭若初開水竹邊,故人多半此棲禪。 蜉蝣最是英居士,欲學無生未有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蘭若(lán ruò):指蘭若寺,佛教寺院名。
  • 水竹(shuǐ zhú):指生長在水邊的竹子。
  • 蜉蝣(fú yóu):比喻人的一生短暫。
  • 英居士(yīng jū shì):指有才華的居士。
  • 無生(wú shēng):指無生老之說,即不受生老病死之苦。

翻譯

在蘭若寺旁邊的水邊,蘭若花初開,竹子搖曳,很多故人都在這裏修禪養性。像蜉蝣一樣,生命短暫的英才居士,想要學習無生老之說,追求永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蘭若寺旁邊水竹邊的景緻,表達了對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中以蘭若花初開、水竹搖曳的景象,烘托出詩人對友人的懷念之情。通過比喻蜉蝣的短暫生命,表達了對友人英才之士的讚美,同時也表達了對追求永恆、超脫生老病死的嚮往。整體氛圍清新淡雅,意境深遠。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