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華陰王山史

獨鶴亭西下榻時,風流儒雅互相師。 王家墨妙仙靈授,劉氏文心父子知。 螺老不曾珠子少,竹枯未見籜龍遲。 頻同玉女持漿去,南至羅浮詎有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華陰王山:華陰王山,即華陰山,位於陝西省華陰市,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喜歡的地方之一。
  • :這裏指史官,歷史學家。
  • 獨鶴亭:古代建築名,可能是一處風景勝地。
  • 風流儒雅:指風度瀟灑,文雅高尚。
  • 王家墨妙:指王家的書法非常出色。
  • 仙靈:神祕、超凡脫俗的感覺。
  • 劉氏文心:指劉氏家族的文學才華。
  • 螺老:指螺,即螺旋形的貝殼,寓意年代久遠。
  • 珠子:指珍珠,寓意寶貴。
  • 竹枯:指竹子乾枯,寓意歲月滄桑。
  • 籜龍:指竹子的新芽,寓意新生。
  • 玉女:傳說中的仙女。
  • 羅浮:傳說中的仙境。

翻譯

獨自在獨鶴亭西邊的牀上休息時,相互交流着風度瀟灑、文雅高尚的學問。 王家的書法藝術和神祕超凡的感覺相互啓發,劉氏家族的文學才華父子都瞭解。 螺殼雖然年代久遠,珍珠卻從未減少,竹子雖然乾枯,新芽卻終將生長。 常常和傳說中的仙女一起持着漿液去,是否會有機會到達傳說中的仙境羅浮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華陰王山的景緻中,與他人交流學問的情景。通過對王家書法和劉氏文學的讚美,展現了古代文人雅士之間的交流與啓發。詩中運用了大量意境深遠的比喻,如螺老、珠子、竹枯、籜龍等,表達了歲月滄桑中的新生與希望。最後以仙女和羅浮的傳說爲結尾,增添了神祕和夢幻的色彩,給人以遐想和美好的願景。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