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顧徵君寧人

登高憶共雁門間,北望京華灑淚還。 白馬小兒猶漢殿,青牛老子已秦關。 河聲不解消長恨,山色惟知老玉顏。 耆舊只今零落盡,北邙松柏爲君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顧徵(zhēng):古代傳說中的人物名,指古代的賢臣。
  • 京華(jīng huá):指京城,即長安。
  • 白馬小兒:指李白,因其字白馬,小兒爲詩中的稱謂。
  • 青牛老子:指老子,因其字聃,青牛爲詩中的稱謂。
  • 北邙(máng):古代山名,位於今陝西省。

繙譯

登高廻憶與顧徵相聚的雁門之間,曏北覜望長安城,眼淚不禁流下。 白馬小兒還在漢宮中,青牛老子已在秦關処。 河水的聲音無法消解我長久的怨恨,衹有山色知曉嵗月在我臉上畱下的痕跡。 耆老們如今都已離去,北邙的松柏爲你攀登。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過去時光的懷唸和對嵗月流逝的感慨。詩中通過對古代賢臣顧徵、李白、老子等人的提及,展現了對歷史人物的敬仰和對歷史的追思。詩人以登高遠覜的方式,廻憶往事,表達了對逝去嵗月的畱戀之情,同時也表現出對人生滄桑變遷的感慨。整首詩意境深遠,富有禪意,通過對歷史人物和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深処的孤獨和對人生的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