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門怨

長門春欲盡,明月照花枝。 買得相如賦,君恩不可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門:指漢代的長門宮,原爲漢武帝陳皇後的居所,後泛指失寵後妃的居所。
  • 相如賦:指司馬相如的《長門賦》,相傳是漢武帝陳皇後失寵後,用以表達哀怨之情,希望重獲寵愛的賦文。

繙譯

長門宮的春天即將結束,明亮的月光照耀著花枝。 我買來了相如的《長門賦》,但君王的恩寵卻無法轉移。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長門宮春盡的景象,表達了失寵後妃的哀怨與無奈。詩中“明月照花枝”一句,既展現了春夜的靜美,又暗含了後妃的孤寂與淒涼。後兩句直接點明了《長門賦》的寓意,以及後妃對君王恩寵的渴望與無法挽廻的失落,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崔道融

崔道融

崔道融,唐代詩人,自號東甌散人。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乾寧二年(895年)前後,任永嘉(今浙江省溫州市)縣令,早年曾遊歷陝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後入朝爲右補闕,不久因避戰亂入閩。僖宗乾符二年(875年),於永嘉山齋集詩500首,輯爲《申唐詩》3卷。另有《東浮集》9卷,當爲入閩後所作。與司空圖、方幹爲詩友。《全唐詩》錄存其詩近八十首。 其中一些作品較有社會意義,如《西施灘》否定“女人禍水”的傳統觀念,爲西施鳴不平,詩曰:“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田上》寫農民冒雨夜耕的辛勞。《寄人》、《寒食夜》等詩亦爲佳作。崔道融的詩作和羅隱一樣,流傳的不多。其風格或清新,或凝重,比較多樣。其中《牧豎》一詩流傳較廣。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