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袞袞 (gǔn gǔn):形容衆多、連續不斷。
- 賒 (shē):遙遠。
- 古今聲利:指古今的聲名和利益。
- 長嗟 (jiē):長歎。
- 遊商:指四処遊走的商人。
- 薄宦:指官職低微。
- 三鞦:指三年。
- 卿月像:指高官顯貴的形象。
- 客星槎 (chá):指乘船的旅客。
- 孤鴻:孤獨的鴻雁。
- 邇 (ěr):近。
- 鸞凰:傳說中的神鳥,比喻高貴的人物。
- 食竹花:比喻享受高雅的生活。
繙譯
望著連續不斷的遠行船衹,我深深感歎古今追求聲名和利益的無盡。 商人一年走遍千山萬水,而我這低微的官員,三年卻遠離萬裡之外的家。 我雖老,卻未曾成爲高官顯貴的模樣,衹能陪伴他人一同乘船遠行。 孤獨的鴻雁近在江南的稻田,我慙愧自己不能像鸞凰那樣享受高雅的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商人的奔波和自己的官職低微,表達了作者對名利追求的無奈和對高雅生活的曏往。詩中“袞袞征帆”與“古今聲利”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名利的虛無和人生的無常。後句以“孤鴻”自比,表達了自己的孤獨與對高雅生活的渴望,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曹伯啓
元濟寧碭山人,字士開。李謙弟子,篤於學問。世祖至元中爲蘭溪主簿,累遷常州路推官,明於決獄。延祐間歷真定路總管,治尚寬簡,民甚安之。五年,爲司農丞,至江浙議鹽法,置六倉,規定輸運之期、出納次序。至治間歷官集賢學士、侍御史,遷浙西廉訪使。泰定帝時,辭官歸,優遊鄉社。性莊肅,奉身清約,在中臺,所獎借名士尤多。有《漢泉漫稿》,一作《曹文貞公詩集》。
► 446篇诗文
曹伯啓的其他作品
- 《 次范葯房韻題姜仲澤巖隐二首 其二 》 —— [ 元 ] 曹伯啓
- 《 謾成 》 —— [ 元 ] 曹伯啓
- 《 士貞教授弟寄詩句新意雅但不知鐵君故事云何用韻述懷以答來意 》 —— [ 元 ] 曹伯啓
- 《 觀稼 》 —— [ 元 ] 曹伯啓
- 《 次韻題蘭溪洞源壁間 》 —— [ 元 ] 曹伯啓
- 《 次范葯房韻題姜仲澤巖隐二首 其一 》 —— [ 元 ] 曹伯啓
- 《 題魏立之所藏榮啓期三樂圖 》 —— [ 元 ] 曹伯啓
- 《 初到江陰寄徐路教仲祥五首 其二 》 —— [ 元 ] 曹伯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