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
南山北濟,算難盡、十二全齊風物。平地華峯天一柱,鵲倚巖巖青壁。金線橫波,真珠出水,趵突噴寒雪。無窮瀟灑,品題宜有才傑。
遙憶工部來時,謫仙遊處,興自雲間發。翠琰高名千古在,不逐兵塵磨滅。細嚼遺篇,高歌雅句,風動蕭蕭發。英靈何許,畫船獨醉明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酹江月:一種詞牌名,源自宋代。
- 南山北濟:指南山和北濟,這裏泛指山東一帶的山川。
- 十二全齊:指古代齊國的十二個郡。
- 華峯:指華山,這裏泛指高聳的山峯。
- 天一柱:比喻山峯高聳入雲,如天柱一般。
- 鵲倚巖巖青壁:形容山峯陡峭,如鵲鳥依附在青色的巖壁上。
- 金線橫波:形容水面波光粼粼,如金線橫陳。
- 真珠出水:比喻水珠晶瑩剔透,如珍珠般美麗。
- 趵突噴寒雪:形容泉水噴涌,如寒雪般清涼。趵突,指趵突泉,位於今山東省濟南市。
- 翠琰:指翠玉,這裏比喻詩文珍貴如玉。
- 細嚼遺篇:仔細品味前人的遺作。
- 英靈何許:英靈指英勇的靈魂,何許指何處,這裏表達對英勇人物的追思。
翻譯
南山與北濟,難以盡數描繪出古代齊國十二郡的風光景物。平地上聳立着如天柱般的華山,山峯陡峭,彷彿鵲鳥依附在青色的巖壁上。水面上波光粼粼,如金線橫陳,水珠晶瑩剔透,如珍珠般美麗,泉水噴涌,如寒雪般清涼。這裏有着無窮的瀟灑景緻,應當有才子佳人來品題。
遙想當年工部(杜甫)來此,謫仙(李白)遊歷之處,他們的詩興彷彿從雲間生髮。珍貴的詩文千古流傳,不受戰亂的磨滅。仔細品味前人的遺作,高聲歌唱那些雅緻的詩句,風聲蕭蕭,彷彿能觸動人心。那些英勇的靈魂如今何在?只能在畫船上獨自醉飲明月。
賞析
這首作品以壯麗的山川爲背景,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展現了古代齊國的風光。詩中融入了對歷史文化的追憶,以及對前賢詩人的緬懷。通過對「工部」和「謫仙」的遙想,表達了對他們詩才的敬仰。結尾處的「英靈何許」則透露出對英雄人物的懷念與對歷史的沉思。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