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遇宗弟大尹佐

· 王恪
一脈斯文氣味長,共君世系出莆陽。 枝柯自信原同本,天地如何使異鄉。 唐宋家聲曾梓譜,彭城風雨幸連牀。 春來儻有池塘夢,莫惜新詩寄遠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一脈斯文:指家族中傳承的文化和教養。
  • 世系:家族的血統和譜系。
  • 莆陽:地名,今福建省莆田市。
  • 枝柯:比喻家族的分支。
  • 唐宋家聲:指家族在唐宋時期的聲望和歷史。
  • 梓譜:家譜,因爲古代家譜多用梓木刻印,故稱。
  • 彭城:地名,今江蘇省徐州市。
  • 連牀:指同牀共枕,比喻親密無間。
  • 儻有:如果有。
  • 池塘夢:指謝靈運夢見謝惠連而得「池塘生春草」佳句的故事,比喻詩文創作的靈感。
  • 遠將:遠方的將領,這裏指遠方的親人或朋友。

翻譯

我們家族的文化氣息源遠流長,與你共同的血脈來自莆陽。 雖然家族分支衆多,但我們堅信源自同一根基,只是命運爲何讓我們分隔異鄉。 我們家族在唐宋時期有着顯赫的名聲,家譜中記載着這一切,而在彭城,我們幸運地在風雨中同牀共枕。 如果春天來臨,你有了創作詩文的靈感,請不要吝嗇,將你的新詩寄給我這個遠方的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家族血脈和文化傳承的自豪,以及對遠方親人的思念。詩中「一脈斯文」和「共君世系」強調了家族的連續性和共同的文化根源。通過「枝柯自信原同本」和「天地如何使異鄉」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家族分散的無奈和對團聚的渴望。最後,詩人以「池塘夢」和「寄遠將」寄託了對詩文創作和遠方親人交流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真摯,展現了家族情感和文化認同的深厚。

王恪

王恪,字克敬,號淡軒。東莞人。縝父。明代宗景泰七年(一四五六)舉人,補授慶遠府同知。丁外艱,起補泉州,擢寶慶知府。年九十四卒。事見民國《東莞縣誌》卷五六。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