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哀十首

· 李江
煙籠弱柳淡飛寒,隔斷秋江漾碧瀾。 月落夜空心自苦,風殘天老夢還單。 不如道蘊曾何愧,也似孟光久已安。 今夕何期成千古,煙籠弱柳淡飛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煙籠(yān lóng):煙霧籠罩。
  • 弱柳:細弱的柳樹。
  • (yàng):波光盪漾。
  • 碧瀾:碧綠的波浪。
  • 道蘊(dào yùn):道理的含義。
  • 孟光:指孟子和光武帝。
  • 今夕:此時此刻。

翻譯

煙霧籠罩着細弱的柳樹,淡淡的寒意飄過,秋江隔着一層薄薄的水霧,波光粼粼的碧波盪漾。月落之時,夜空寂靜,心中卻自感苦悶,風吹過,天空殘留着歲月的痕跡,夢境依舊單寂。

道理的含義何其令人慚愧,就像孟子和光武帝那般,早已心安理得。如今的夜晚,又有何期待,成爲千古留存的傳世之作呢?煙霧籠罩着細弱的柳樹,淡淡的寒意飄過。

賞析

這首詩以煙霧籠罩、柳樹細弱爲景,描繪了一幅寂靜而悽美的秋江畫面。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苦悶,以及對歲月流逝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古典的意象和抒情手法,展現出一種深沉的哲思和情感。

李江

李江,字朝宗,號亦山。開平人。明孝宗弘治五年(一四九二)舉人。任廣西梧州推官,以文章忤當道,罷歸。有《亦山先生遺稿》四卷。清道光《肇慶府志》卷一八、民國《開平縣誌》卷三二有傳。李江詩,以李文約藏清道光十五年刊本《亦山先生遺稿》爲底本。 ► 2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