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道中

支筇過嶺坳,對景試推敲。 野水書之字,山田畫卦爻。 雲歸峯露頂,葉落樹留梢。 問此名何地,人言是白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支筇(zhī qióng):拄着竹杖。
  • 嶺坳(lǐng ào):山嶺的低窪處。
  • 推敲:斟酌,思考。
  • 書之字:像書寫文字一樣排列。
  • 卦爻(guà yáo):《易經》中的卦象,由爻組成。
  • 露頂:露出山頂。
  • 留梢(liú shāo):留下樹梢。
  • 白茅:地名,此處指詩中所描述的地方。

翻譯

拄着竹杖走過山嶺的低窪處,對着眼前的景色細細斟酌。 野外的河流像書寫文字一樣蜿蜒,山間的田地像卦象一樣排列。 雲霧散去,山峯露出頂端,樹葉落下,樹梢依舊留存。 詢問這個地方的名字,人們告訴我這裏是白茅。

賞析

這首作品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山野景象,通過「支筇過嶺坳」和「對景試推敲」展現了詩人的行走與思考。詩中「野水書之字,山田畫卦爻」巧妙地將自然景觀與人文符號結合,賦予了山水以文化的意蘊。後兩句「雲歸峯露頂,葉落樹留梢」則通過雲霧與樹葉的變化,捕捉了自然界的動態美。結尾的「問此名何地,人言是白茅」不僅點明瞭地點,也增添了詩歌的現實感。整體上,詩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的深刻感悟。

楊公遠

宋末元初徽州歙縣人,字叔明,號野趣。工詩善畫。有《野趣有聲畫》。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