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雪次黃仲宣韻

天遣馮夷剪水飛,拿空萬木凍龍癡。 寒思坡老玉樓句,清想劉叉冰柱詩。 謾擁地爐然竹火,更垂紙帳當羅帷。 誰知預作豐年瑞,不療貧家眼下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馮夷:傳說中的水神,這裏指代雪。
  • 剪水飛:形容雪花飄落的樣子。
  • 拿空:高聳入雲。
  • 凍龍癡:比喻樹木被雪覆蓋,像龍一樣靜止不動。
  • 坡老:指蘇軾,宋代文學家。
  • 玉樓句:指蘇軾的詩句,形容雪景之美。
  • 劉叉:唐代詩人,以描寫冰雪著稱。
  • 冰柱詩:指劉叉的詩句,形容冰雪的景象。
  • 地爐:室內的取暖爐。
  • 然竹火:點燃竹子取暖。
  • 紙帳:用紙做的帳篷。
  • 羅帷:輕薄的帳幕。
  • 豐年瑞:指雪是豐收的預兆。
  • 不療:不能解決。
  • 眼下飢:眼前的飢餓。

翻譯

天命水神馮夷剪下雪花飛舞,高聳的樹木被雪覆蓋,像凍住的龍一樣靜止不動。 我寒冷中思念蘇軾那描寫玉樓雪景的詩句,清冷中回想劉叉那描繪冰柱的詩篇。 隨意地圍着地爐點燃竹子取暖,更用紙帳當作輕薄的羅帷。 誰知道這雪預兆着豐年,卻不能解決我眼前的飢餓。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雪景,表達了詩人對雪的複雜情感。詩中,「天遣馮夷剪水飛」和「拿空萬木凍龍癡」生動描繪了雪的壯麗景象,而「寒思坡老玉樓句,清想劉叉冰柱詩」則展現了詩人對前人詩句的懷念與欣賞。後兩句「謾擁地爐然竹火,更垂紙帳當羅帷」描繪了詩人取暖的場景,而結尾的「誰知預作豐年瑞,不療貧家眼下飢」則深刻反映了雪雖美,卻無法解決現實生活中的貧困和飢餓,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楊公遠

宋末元初徽州歙縣人,字叔明,號野趣。工詩善畫。有《野趣有聲畫》。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