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羅梅谷詩畫總觀

梅谷梅應占作魁,不論時節遣花開。傳真舊說華光老,詩到林逋俱壓倒。 華光去後誰逼真,補之筆底生陽春。月香水影許多態,竹外斜枝奇且怪。 後來若問誰解無聲兼有聲,須還梅谷野趣相與共推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即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羅梅谷: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同好。
  • 華光老:指北宋畫家趙昌,字華光,擅長畫花鳥。
  • 林逋:北宋詩人,以詠梅詩著名,有「梅妻鶴子」之稱。
  • 補之:指南宋畫家馬遠,字補之,擅長山水畫。
  • 月香水影:形容梅花的香氣和月光下的影子。
  • 竹外斜枝:指梅花枝條斜出,與竹相伴。
  • 無聲兼有聲:指梅花的形象既靜謐又似乎有聲,形容其意境深遠。

翻譯

梅谷中的梅花應當被視爲魁首,不論時節都讓它們盛開。傳統上說華光老先生擅長傳神畫梅,而林逋的詩也都能壓倒一切。華光老先生去世後,誰能畫得如此逼真?補之的筆下彷彿生出了春天的氣息。月下的香氣和影子的許多姿態,竹外斜出的枝條既奇特又怪異。後來如果有人問誰能理解梅花的無聲與有聲,那就必須還梅谷的野趣,與之共同推評。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梅谷中梅花的非凡地位,無論何時都能綻放其美麗。詩中提到了歷史上的畫家和詩人,如華光老和林逋,他們分別以畫梅和詠梅著稱,而詩中的「補之」則可能是指南宋畫家馬遠,他的畫作也給人以春天的感覺。詩人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展現了其獨特的姿態和意境,最後提出梅谷的野趣值得人們共同欣賞和評價。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梅花及其藝術表現的極高讚譽。

楊公遠

宋末元初徽州歙縣人,字叔明,號野趣。工詩善畫。有《野趣有聲畫》。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