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炙燭:點亮的蠟燭。
- 知時:適時,指雨來得正是時候。
- 斜敲:斜着敲打。
- 楯(shǔn):欄杆的橫木。
- 憔悴:形容花朵因雨而顯得凋零。
- 啼丹臉:形容花朵像是在哭泣,顏色紅潤。
- 惺愡(xīng sōng):清醒的樣子。
- 磔(zhé):張開。
- 翠髯:形容麥穗綠油油的,像張開的鬍鬚。
- 詩興:作詩的興致。
- 池塘草長:池塘邊的草長得茂盛。
- 水漸漸:水位逐漸上升。
翻譯
小樓裏點亮的蠟燭還未熄滅,我尚未入眠,恰逢這時節的好雨,聽起來讓人百聽不厭。風急促地斜敲着窗上的紙,檐高處微微灑下雨滴,落在欄杆旁的簾子上。花兒因雨而顯得憔悴,彷彿在哭泣的紅潤臉龐;麥穗則清醒地張開綠油油的鬍鬚。這場雨增添了明朝作詩的好興致,池塘邊的草長得茂盛,水位也逐漸上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夜雨景的細膩感受。詩人通過對雨聲、風聲的描寫,以及對花、麥的擬人化描繪,生動地展現了春雨帶來的生機與變化。詩中「炙燭未成眠」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春雨的喜愛,也暗示了夜深人靜的氛圍。後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緻觀察,傳達出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創作靈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的敏銳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