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竹溪羅權府

琅玕萬個碧雲深,長覆晴川數畝陰。 渭水侯封元有節,葛陂龍化本無心。 波光靜處涵清影,灘瀨鳴時和好音。 除卻寒流相映外,此君那許俗塵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琅玕(láng gān):美玉,這裏比喻竹子。
  • 渭水侯封:指渭水邊的竹子,傳說中渭水邊的竹子被封爲侯。
  • 葛陂龍化:葛陂是地名,傳說中的龍化之地,這裏比喻竹子的神奇變化。
  • 灘瀨(tān lài):急流。
  • 此君:指竹子。
  • 俗塵:世俗的塵埃,比喻塵世的煩惱和污濁。

翻譯

碧雲深處,美玉般的竹子覆蓋了數畝晴川,形成一片深邃的綠色。 渭水邊的竹子被封爲侯,因其有節操;葛陂的龍化之地,竹子變化無心。 平靜的水波中,竹影清晰可見;急流聲中,竹子發出和諧之音。 除了寒冷的水流與之相映外,這片竹林哪裏允許世俗的塵埃侵擾。

賞析

這首作品以竹子爲主題,通過描繪竹子的自然美和超凡脫俗的特質,表達了詩人對竹子高潔品質的讚美。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琅玕」比喻竹子,「渭水侯封」和「葛陂龍化」分別賦予竹子以節操和神奇的變化,增強了詩歌的想象力和藝術感染力。結尾的「此君那許俗塵侵」更是直接表達了詩人對竹子不受世俗污染的敬仰之情。

楊公遠

宋末元初徽州歙縣人,字叔明,號野趣。工詩善畫。有《野趣有聲畫》。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