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檐溜聲中送舊年,團圞笑語不成眠。 忽驚雷吼三更後,始悟春回半月前。 桃板欲題詩未穩,燈花頻結兆開先。 明朝賀客無祗待,汲水煎茶當酒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檐溜(yán liū):屋檐下滴水的部分。
  • 團圞(tuán luán):團聚。
  • 忽驚:突然驚醒。
  • 桃板:指春聯。
  • 燈花:燈芯燃燒時結成的花狀物。
  • 兆開先:預示着好事即將發生。
  • 祗待(zhī dài):等待。
  • 汲水:取水。

翻譯

在屋檐下滴水的聲音中送走了舊年,家人團聚歡笑,卻難以入眠。 突然在三更時分被雷聲驚醒,這才意識到春天已經在前半個月悄悄回來了。 想要在春聯上題詩,卻總覺得不夠完美,燈芯上頻頻結出燈花,預示着好事即將發生。 明天來祝賀的客人無需等待,我將取水煎茶,以此代替酒來款待他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除夕之夜的溫馨場景,通過屋檐滴水、家人團聚、雷聲驚醒等細節,生動地傳達了新舊交替之際的喜悅與期待。詩中「桃板欲題詩未穩」一句,既表現了詩人對新年的美好祝願,又透露出對詩歌創作的嚴謹態度。結尾的「汲水煎茶當酒傳」則展現了詩人以茶代酒的別緻待客之道,體現了其淡泊名利、重視情誼的生活態度。

楊公遠

宋末元初徽州歙縣人,字叔明,號野趣。工詩善畫。有《野趣有聲畫》。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