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梅吳編校壽宮之側築庵曰全歸有詩十詠敬次之

庵外山環翠作堆,庵前山秀長臺萊。 主人日日攜琴去,直到鬆梢月上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壽宮:古代祭祀神靈的宮殿。
  • :小型的寺廟或修行之所。
  • 臺萊:古代指宮殿前的平地,這裏可能指庵前的平地。
  • 攜琴:帶着琴。
  • 鬆梢:松樹的頂端。

翻譯

在壽宮的旁邊,友梅吳編校建造了一座名爲「全歸」的小庵。庵外羣山環繞,綠意盎然,庵前則是平坦的地面,山色秀麗。庵的主人每天都會帶着琴前往山中,直到松樹梢頭的月亮升起,才返回庵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充滿詩意的場景。通過「庵外山環翠作堆」和「庵前山秀長臺萊」的描繪,展現了庵的周圍環境,既有羣山的翠綠,又有庵前的平坦與秀麗。後兩句「主人日日攜琴去,直到鬆梢月上回」則表現了主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追求,每日攜琴前往山中,直到夜幕降臨,月亮升起,才依依不捨地返回。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與藝術和諧共生的嚮往。

楊公遠

宋末元初徽州歙縣人,字叔明,號野趣。工詩善畫。有《野趣有聲畫》。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