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梅

荒寒茅屋是誰家,獨木橋橫小徑斜。 卻是無人行到處,春風先已到梅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荒寒:荒涼而寒冷。
  • 茅屋:用茅草覆蓋屋頂的簡陋房屋。
  • 獨木橋:由一根木頭搭成的橋。
  • 小徑:狹窄的小路。
  • 卻是:然而,表示轉折。
  • 無人行到處:沒有人走過的地方。
  • 春風:春天的風,常用來象徵溫暖和生機。
  • 先已:已經先於。

翻譯

荒涼寒冷的茅屋,不知是誰的家園, 獨木橋橫跨在小徑斜斜之處。 然而在那無人踏足的地方, 春風已經先一步吹拂到了梅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荒涼而幽靜的鄉村景象,通過「荒寒茅屋」、「獨木橋」和「小徑斜」等意象,勾勒出一處偏僻而寧靜的角落。詩中「無人行到處」強調了這片土地的孤寂,而「春風先已到梅花」則巧妙地以春風和梅花爲媒介,表達了即使在人跡罕至之地,自然之美依然如期而至,生機勃勃。這種對比不僅突出了梅花的堅韌與美麗,也寄託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讚歎和對生命力的頌揚。

楊公遠

宋末元初徽州歙縣人,字叔明,號野趣。工詩善畫。有《野趣有聲畫》。 ► 4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