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迓 (yà):迎接。
- 王書史:人名,可能是官員或文人。
- 六邑:六個縣。
- 勸課:鼓勵農耕。
- 杜鵑:鳥名,常在春天鳴叫。
- 莫春:暮春,即春末。
- 桑柘 (sāng zhè):桑樹和柘樹,常用來養蠶。
- 村村:每個村莊。
- 綠似煙:形容桑樹和柘樹的綠色濃密如煙霧。
- 分繭稱絲:指蠶繭成熟,可以抽絲。
- 將有日:即將到來。
- 吳蠶:指江南地區的蠶。
- 起三眠:蠶的一種生長階段,指蠶開始第三次蛻皮,即將進入成熟期。
翻譯
在杜鵑的鳴叫聲中,春末時節到來,每個村莊的桑樹和柘樹都綠得像煙霧一樣。蠶繭即將成熟,可以抽絲的日子不遠了,江南的蠶已經開始了第三次蛻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末時節農村的景象,通過杜鵑的鳴叫和桑柘的綠意,傳達了春天的氣息和生機。詩中提到的「分繭稱絲」和「吳蠶今已起三眠」,不僅展現了農耕文化的細節,也預示着豐收的希望。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新,表達了對農耕生活的讚美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