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懷羅一峯

· 林光
握手巴丘別一峯,洪城今雨又誰同。 滕王閣畔波濤遠,孺子亭前春思濃。 總把升沈供冷眼,恆拚潦倒醉東風。 知他南浦橋頭水,曾載遊人月幾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豫章(yù zhāng):古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
  • (luó):山名。
  • 巴丘(bā qiū):地名,古代地名,今四川巴中一帶。
  • 滕王閣(téng wáng gé):地名,位於今江西省南昌市西北的滕王閣公園。
  • 孺子亭(rú zǐ tíng):地名,位於今江西省南昌市西北的孺子亭公園。
  • 升沈(shēng chén):升降,上升和下降。
  • 潦倒(liáo dǎo):形容生活貧困、失意。
  • 南浦(nán pǔ):地名,古代地名,今江蘇省蘇州市一帶。
  • 橋頭水(qiáo tóu shuǐ):橋邊的水。
  • 幾篷(jǐ péng):幾隻船帆。

翻譯

在豫章懷念羅山的一座峯,握手告別巴丘的另一座峯,洪城今天下着雨,又有誰與我同在呢。滕王閣旁波濤洶涌遙遠,孺子亭前春意濃郁。總是冷眼看待人生的起起伏伏,一直與失敗和沮喪抗爭,醉心於東風。我知道南浦橋頭的水,曾經載過許多遊人,幾隻船帆在月光下飄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故鄉豫章的懷念之情,以及對人生起伏和沉浮的感慨。通過描寫豫章的山峯、巴丘、滕王閣、孺子亭等地名,展現了詩人對故土的眷戀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沉浮的思考和對自然景物的讚美。整體氛圍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家鄉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林光

明廣東東莞人,字緝熙。成化元年舉人。通經史,得吳澄論學諸書,讀之大喜。中舉後,從陳獻章學。初爲平湖教諭,官至襄王府左長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