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日隨駕獵海子上奉簡胡學士楊庶子

暖日融融靜鼓鼙,條風拂拂動旌旗。 柳間飲馬春泉細,花裏聞鶯晝漏遲。 近苑獵回猶賜饌,行宮朝罷更題詩。 晚來獨向都城望,雲擁蓬萊五色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鼙(pí):古代一種大鼓,用於軍隊行軍時的節奏。 旌旗(jīngqí):旗幟。 春泉細:春天的泉水清澈細膩。 晝漏(zhòulòu):指白天的時光。 賜饌(cì zhuàn):賜予食物。 行宮(xínggōng):皇帝在外巡遊時居住的宮殿。 題詩:寫詩。 都城:指京城,即首都。 蓬萊(pénglái):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象徵着幸福美好的境地。

翻譯

三月十日,隨着車隊去海子上狩獵,奉送給胡學士楊庶子的禮物。 暖暖的陽光下,風輕輕地吹動着旗幟,柳樹間馬兒在喝着春天清澈的泉水,花叢中聽見了百靈鳥在白天的時光裏歌唱。 在近郊的獵場狩獵歸來,還賜予美食,宮殿裏朝會結束後又題詩作賦。 傍晚時分,獨自朝着都城眺望,雲彩圍繞着蓬萊般五彩繽紛地垂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日狩獵的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和宮廷生活的奢華。詩人以優美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宮廷生活,展現了一幅和諧美好的畫面,同時也透露出對仙境般美好生活的嚮往。

金幼孜

金幼孜

明江西新淦人,名善,以字行。建文二年進士。授戶科給事中。成祖即位,改翰林檢討,與解縉等同值文淵閣,遷侍講。永樂七年從幸北京。八年從北征。所過山川要害,帝輒命記之,常與之論敵中事。自後北征皆從。十八年進文淵閣大學士。二十二年,成祖於還軍途中病逝,幼孜護梓宮歸。洪熙元年進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宣德六年十二月卒,諡文靖。有《北征錄》、《金文靖集》。 ► 7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