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清河

海色正蒼涼,龍旗拂曙光。 雕戈寒映日,羽箭薄凝霜。 城闕雲中近,關山笛里長。 天兵隨殺氣,萬里掃攙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海色:海的顏色。
龍旗:龍形的旗幟。
雕戈:雕飾的戈,古代兵器。
羽箭:羽毛製作的箭矢。
城闕:城門和宮闕。
笛:吹奏樂器。
天兵:指天上的軍隊。
掃:掃蕩。
攙搶:掠奪。

翻譯

海的顏色蒼涼,龍形的旗幟在晨光中飄揚。
雕飾的戈映着寒冷的陽光,羽毛製作的箭矢輕薄如霜。
城門和宮闕在雲霧中近在眼前,關山間傳來笛聲不絕。
天上的軍隊隨着殺氣而來,萬里之外掃蕩掠奪。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幅戰爭場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戰爭元素的描寫,展現了古代戰爭的慘烈和壯闊。海色蒼涼,龍旗飄揚,雕戈寒映日,羽箭薄凝霜,這些意象生動地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冷酷。城闕雲中近,關山笛里長,表現了戰爭的迫在眉睫和悲壯的氛圍。天兵隨殺氣,萬里掃攙搶,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整首詩通過對戰爭場景的描寫,展現了古代戰爭的慘烈和殘酷,體現了詩人對戰爭的深刻思考。

金幼孜

金幼孜

明江西新淦人,名善,以字行。建文二年進士。授戶科給事中。成祖即位,改翰林檢討,與解縉等同值文淵閣,遷侍講。永樂七年從幸北京。八年從北征。所過山川要害,帝輒命記之,常與之論敵中事。自後北征皆從。十八年進文淵閣大學士。二十二年,成祖於還軍途中病逝,幼孜護梓宮歸。洪熙元年進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宣德六年十二月卒,諡文靖。有《北征錄》、《金文靖集》。 ► 7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