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午門賜觀燈二首

五夜開閶闔,千官引佩珂。 御煙浮寶篆,華月送清歌。 歲久君恩重,時平樂事多。 金吾知不禁,試問夜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閶闔(chāng hé):皇帝的宮門。 佩珂(pèi kē):古代官員佩戴的一種裝飾品,用於掛在衣服上。 寶篆(bǎo zhuàn):指皇帝的詔書。 金吾(jīn wú):古代宮廷的衛兵。

翻譯

五夜打開皇帝的宮門,千名官員引領着佩戴裝飾品。御煙飄蕩着皇帝的詔書,皎潔的月光伴隨着悠揚的歌聲。歲月久遠,皇帝的恩寵深厚,時代平和,歡樂事情頻繁。金吾衛兵知道無法阻止,不妨問問夜晚將如何度過。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元宵節的盛況,皇帝賜宴觀燈,宮廷內外璀璨奪目,歡樂洋溢。詩中運用了華麗的辭藻,表現出節日的喜慶氛圍,同時也暗含了歲月靜好、君臣和睦的美好景象。通過對宮廷盛宴的描繪,展現了古代社會的繁榮與安定。

金幼孜

金幼孜

明江西新淦人,名善,以字行。建文二年進士。授戶科給事中。成祖即位,改翰林檢討,與解縉等同值文淵閣,遷侍講。永樂七年從幸北京。八年從北征。所過山川要害,帝輒命記之,常與之論敵中事。自後北征皆從。十八年進文淵閣大學士。二十二年,成祖於還軍途中病逝,幼孜護梓宮歸。洪熙元年進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宣德六年十二月卒,諡文靖。有《北征錄》、《金文靖集》。 ► 7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