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隨駕北征次清河

萬乘統元戎,鳴鑾出九重。 暖塵生輦路,晴雪照行宮。 旗影西山外,笳聲落照中。 書生懷脫略,須敵萬夫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輦路(niǎn lù):古代車輦行駛的道路。
  • 行宮:古代君王在外巡遊時居住的宮殿。
  • 九重:指皇宮的九重城牆。
  • 須敵:需要抵擋。

翻譯

春天,隨着車隊北上,到達清河。 萬輛車馬整齊列隊,鳴鑼開路穿越九重城牆。 暖暖的塵土飛揚在車輦的路上,晴朗的天空下飄着雪花。 旗幟在西山外飄揚,笳簫聲在夕陽中迴盪。 年輕的士子懷揣着抱負,要與千軍萬馬抗衡。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幅春日北征的壯麗場景,描寫了車隊行進的景象,展現了士子們的豪情壯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寫,表現出了北征的壯麗氣勢和士子們的英勇豪情。整體氛圍莊嚴肅穆,展現了古代士人的風采和志向。

金幼孜

金幼孜

明江西新淦人,名善,以字行。建文二年進士。授戶科給事中。成祖即位,改翰林檢討,與解縉等同值文淵閣,遷侍講。永樂七年從幸北京。八年從北征。所過山川要害,帝輒命記之,常與之論敵中事。自後北征皆從。十八年進文淵閣大學士。二十二年,成祖於還軍途中病逝,幼孜護梓宮歸。洪熙元年進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宣德六年十二月卒,諡文靖。有《北征錄》、《金文靖集》。 ► 7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