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從狩陽山次韻答胡學士

鑾輿曉出五城東,從狩儒臣載筆同。 日下蒼龍隨玉仗,道前寶馬載雕弓。 苑鬆承露枝皆白,島樹經霜葉盡紅。 向晚笳聲催疊鼓,軍門校獵氣偏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扈從(hù cóng):隨從,陪從
狩陽山:古代帝王狩獵的地方
鑾輿(luán yú):帝王乘坐的華麗車輦
蒼龍:指皇帝
玉仗:玉製的仗節,象徵權力
寶馬:珍貴的馬匹
笳(jiā):古代一種吹奏樂器
疊鼓:擊鼓聲連續不斷
校獵:帝王御獵

翻譯

隨着皇帝的華麗車輦,清晨從東邊的五城出發,文臣武士一同執筆隨行。太陽升起,皇帝如蒼龍般隨着玉仗前行,前面是珍貴的馬匹拉着雕飾華美的弓箭。苑中的松樹沾滿了晨露,枝葉都潔白一片;島上的樹木經過霜打,葉子都變得絢爛紅豔。傍晚時分,笳聲催動着連續的擊鼓聲,軍門處舉行校獵,氣氛顯得特別雄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代帝王狩獵的場景,通過華麗的描寫展現了帝王的威嚴和壯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蒼龍、玉仗、寶馬等,使整個場景栩栩如生。作者金幼孜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帝王狩獵的景象的讚美和歌頌,展現了古代帝王的威嚴和榮耀。

金幼孜

金幼孜

明江西新淦人,名善,以字行。建文二年進士。授戶科給事中。成祖即位,改翰林檢討,與解縉等同值文淵閣,遷侍講。永樂七年從幸北京。八年從北征。所過山川要害,帝輒命記之,常與之論敵中事。自後北征皆從。十八年進文淵閣大學士。二十二年,成祖於還軍途中病逝,幼孜護梓宮歸。洪熙元年進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宣德六年十二月卒,諡文靖。有《北征錄》、《金文靖集》。 ► 7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