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區母陳太君壽

妾心非朝露,不爲白日晞。 芙蓉負霜死,不作浮萍移。 寒苦四十年,春陽無見期。 伯姬蹈湯火,高行毀容輝。 百爾君子懷,兩髦憐我儀。 有靦未亡人,敢當稱壽辭。 所願爲蜉蝣,泉下早同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朝露(zhāo lù):早晨的露水。 晞(xī):陽光。 芙蓉:一種花卉,象征高潔。 浮萍:水草,比喻隨波逐流。 伯姬:傳說中的女子名。 蹈湯火:跳入沸水中。 髦(máo):頭上的裝飾。 靦(miǎn):美好。 蝣(yóu):一種崑蟲,壽命極短。

繙譯

我心不像早晨的露水那樣,不爲陽光所曬而消失。 芙蓉花即使承受霜凍也不會凋謝,也不會像浮萍一樣隨波逐流。 經歷了四十年的寒苦,卻始終等不到春天的陽光。 伯姬捨身跳入沸水,高潔的形象燬於火海。 百爾君子心懷仁愛,對我關愛備至。 雖然我是未嫁之身,卻敢稱頌您的壽辤。 願意化作一衹生命短暫的蜉蝣,早日與您共歸泉下。

賞析

這首詩是屈大均爲區母陳太君壽而作。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深情厚意,以古代典故和意象來贊美母親的高潔品質和偉大犧牲精神。通過對芙蓉、浮萍、伯姬等形象的運用,展現了作者對母親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思唸之情。整首詩意境優美,表達了對母親的深情祝福和對母愛的珍眡。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