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瓶梅

遠趁銀雲海市光,擎將小貝出龍堂。 月明鮫女珠爲淚,水冷溪姑石是郎。 似有佩遺遵漢廣,欲隨帆轉望瀟湘。 誰憐美晰來遲暮,蘋草汀洲日已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利用。
  • 銀雲海市:比喻繁華的市集或景象。
  • :舉,拿。
  • 小貝:小貝殼,這裏可能指小巧的船隻。
  • 龍堂:神話中龍王的宮殿。
  • 鮫女:神話中的美人魚。
  • 溪姑:溪邊的女子,這裏可能指神話中的水仙。
  • 石是郎:石頭比喻爲情人。
  • 佩遺:遺失的佩飾。
  • :沿着。
  • 漢廣:漢水寬廣。
  • 瀟湘:瀟水和湘水,泛指湖南地區。
  • 美晰:美麗的女子。
  • 遲暮:晚年,比喻時光已晚。
  • 蘋草汀洲:長滿蘋草的小洲。

翻譯

我利用繁華市集的光輝,舉着小船從龍王的宮殿出來。 月光下,美人魚以珍珠爲淚,水冷處,溪邊的水仙將石頭視爲情人。 似乎遺失了佩飾,沿着寬廣的漢水前行,欲隨船帆轉向,眺望瀟湘之地。 誰會憐惜那位美麗的女子,她來時已是日暮,蘋草覆蓋的小洲,太陽已經西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神話與現實交織的畫面,通過「銀雲海市」、「龍堂」、「鮫女」等意象,構建了一個夢幻而神祕的世界。詩中「佩遺遵漢廣,欲隨帆轉望瀟湘」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的嚮往和對美的追求。結尾的「誰憐美晰來遲暮,蘋草汀洲日已黃」則透露出對時光流逝的哀愁和對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無限眷戀和對生命無常的深刻感悟。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