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朱子蓉
石鼓響枯桐,琥珀拾纖芥。
聲氣各有期,類聚焉足怪。
夫子本世胄,弱冠懷慷慨。
著書東溪陽,四海方橫潰。
抗志師古人,屈身慚後代。
昨來匡廬頂,更躡羅浮背。
中夜見朝曦,陵高閱九派。
清曠愜奇懷,浩涆資揮灑。
長揖王侯前,矩步炎州外。
雖抱柳下和,無傷首陽隘。
蹇予臥丘園,貞疾恆不瘥。
握手涉旬時,方舟更逾邁。
高曲雖和稀,宿心爲一快。
如何萬里別,復此三秋屆。
草木變以衰,溪山明可畫。
去燕戀匹儔,歸雁投蒲稗。
離居易永久,觸物多嘆喟。
何時御輕風,相尋越江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鼓:古代樂器,形狀似鼓,用石製成。
- 枯桐:指枯萎的桐樹,比喻聲音乾澀。
- 琥珀:一種樹脂化石,比喻珍貴。
- 纖芥:微小的東西。
- 類聚:同類事物聚集在一起。
- 世胄:貴族的後代。
- 慷慨:情緒激昂。
- 橫潰:泛指水流衝破堤岸,比喻局勢動盪。
- 抗志:堅持高尚的志向。
- 屈身:降低身份。
- 朝曦:早晨的陽光。
- 九派:指長江的九條支流。
- 浩涆:廣闊無邊。
- 矩步:規矩的步伐。
- 柳下和:指柳下惠,古代賢人,以和爲貴。
- 首陽隘:指首陽山,古代隱士伯夷、叔齊隱居之地。
- 蹇予:我,謙稱。
- 丘園:田園,隱居之地。
- 貞疾:頑疾。
- 瘥:痊癒。
- 宿心:久已有的心願。
- 逾邁:超越。
- 高曲:高雅的音樂。
- 宿心:久已有的心願。
- 三秋:指秋季的三個月。
- 蒲稗:蒲草和稗草,比喻平凡之地。
- 離居:分別居住。
- 嘆喟:嘆息。
- 御輕風:乘着輕風。
- 越江介:越過江河。
翻譯
石鼓的聲音乾澀如枯萎的桐樹,琥珀卻能拾起微小的東西。聲音和氣息各有期待,同類事物聚集在一起,這並不奇怪。夫子本是貴族的後代,年輕時就懷有激昂的情緒。在東溪陽著書立說,四海之內局勢動盪。他堅持高尚的志向,以古人爲師,降低身份則感到慚愧。昨天來到匡廬山頂,更登上羅浮山的背。半夜見到早晨的陽光,站在高處觀看長江的九條支流。清曠的環境滿足了他的奇異情懷,廣闊無邊的天地讓他盡情揮灑。在王侯面前長揖,規矩地走在炎州之外。雖然懷抱着柳下惠的和氣,但無損於首陽山的險隘。我隱居在田園,頑疾一直未愈。握手相聚不過十天,方舟便更進一步。高雅的音樂雖然和聲稀少,但久已有的心願得到了滿足。爲何要在萬里之外分別,又到了秋季的第三個月。草木變得衰敗,溪山卻明麗如畫。離去的燕子留戀伴侶,歸來的雁羣投向平凡之地。分別居住容易感到時間的漫長,觸景生情,多有嘆息。何時能乘着輕風,越過江河與你相尋。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朱子蓉的深情贈別。詩中,詩人通過比喻和象徵,描繪了與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未來的美好期許。詩人以石鼓、枯桐、琥珀等自然意象,比喻友人高潔的品質和自己的敬仰之情。同時,詩中流露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友情的珍視,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贈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