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十首
至言本難言,真得何所得。
以意示者深,以詞教者嗇。
宣尼述天行,伏羲垂卦畫。
忽當蜚遁時,蹤跡杳莫測。
孫登鳳凰嘯,仲長瘖啞默。
通人自曉了,囂俗任疑惑。
何必白區區,衷腸恐藏匿。
惜哉鵝湖辨,慍怒見顏色。
雅士慕渾淪,所希實玄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至言:至理名言,指深奧的道理。
- 真得:真正的領悟或收穫。
- 意:這裏指深層的意義或道理。
- 詞:這裏指表面的言辭或表達。
- 嗇:吝嗇,這裏指表達得不夠充分。
- 宣尼:指孔子,名丘,字仲尼。
- 天行:天道運行的規律。
- 伏羲: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被認爲是八卦的創造者。
- 卦畫:指八卦的符號。
- 蜚遁:隱遁,指隱居不問世事。
- 杳:深遠,難以捉摸。
- 孫登:東晉時期的隱士,以清高著稱。
- 鳳凰嘯:比喻高遠的志向或言論。
- 仲長:指仲長統,東漢末年的隱士。
- 瘖啞:沉默不語。
- 通人:指博學多識的人。
- 囂俗:指世俗的喧囂和淺薄。
- 白區區:指瑣碎的言辭或行爲。
- 鵝湖辨:指鵝湖之會,南宋時期朱熹與陸九淵的哲學辯論。
- 慍怒:憤怒,不滿。
- 渾淪:指宇宙未分化的原始狀態,這裏比喻深奧的道理。
- 玄德:深奧的德行或道理。
翻譯
深奧的道理本難以言說,真正的領悟又在哪裏呢?用意傳達的深刻,用詞表達的卻顯得吝嗇。孔子闡述天道的運行,伏羲留下八卦的符號。突然間,當隱遁之時,蹤跡變得深遠而難以捉摸。孫登如鳳凰般高嘯,仲長統則沉默不語。博學之人自然明瞭,世俗之人則任由疑惑。何必用瑣碎的言辭,內心深處的想法恐怕會被隱藏。可惜了鵝湖的辯論,憤怒之情顯露無遺。雅士們嚮往那未分化的宇宙原始狀態,所追求的實在是深奧的德行。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於深奧道理的追求和對於言辭表達的侷限性的認識。詩中通過對比孔子和伏羲的智慧與隱士孫登和仲長統的行爲,強調了真正的領悟往往超越言語,需要通過深層的理解和體悟。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於世俗淺薄的不滿和對深奧道理的嚮往,體現了作者對於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對世俗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