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楊諭徳題贈蔣御醫

承家舊得軒岐學,絶藝於今獨罕儔。 待漏毎䝉天語召,校方不厭世人求。 杏林花重紅雲曉,橘井泉香玉露秋。 慙愧微生無恙久,獨懐髙誼未能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金幼孜(zī):人名。
  • 楊諭德:人名。
  • 蔣御醫:姓蔣的太醫。
  • 承家:繼承家業。
  • 軒岐學:指醫學。軒、岐,黃帝軒轅氏與其臣岐伯的並稱, 相傳他們都是古代醫家。
  • 絕藝:極高超的技藝。
  • 罕儔(chóu):少有的同輩。
  • 待漏:古代百官清晨入朝,等待朝拜天子,稱待漏。這裏借指在宮廷。
  • 蒙:受到。
  • 天語:皇帝的話語。
  • 召:召喚。
  • 校方:開藥方。
  • 不厭:不嫌棄、不厭惡。
  • 杏林:相傳三國吳董奉隱居廬山,爲人治病不取錢,但使重病癒者植杏五株,輕者一株,積年蔚然成林。後因以「杏林」代指良醫或醫學界。
  • 紅雲:紅色的雲。
  • 橘井:相傳蘇仙公修仙得道仙去之前,對母親說:「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簷邊橘樹,可以代養。井水一升,橘葉一枚,可療一人。」來年果有疾疫,遠近悉求其母治療。皆以得井水及橘葉而治癒。後因以「橘井」爲良藥之典故。

翻譯

繼承家業原本就習得軒岐之學,高超的技藝到如今獨自少有能與之相比的同輩。在宮廷中常常承蒙皇帝話語召喚,開藥方不嫌棄世人的尋求。杏林中的花重重盛開如紅色的雲在清晨,橘井中的泉水散發香氣如秋天晶瑩的玉露。慚愧我這卑微的生命長久沒病沒災,單單心懷這高尚的情誼不能報答。

賞析

這首詩是爲楊諭德題贈給蔣御醫的。詩中讚譽了蔣御醫承家所學的高超醫術,強調他不僅在宮廷受到重視,還廣受世人求醫。接着用「杏林」「橘井」這樣的典故來描繪其醫道的高尚與仁德。末句表達了詩人自己對蔣御醫高尚情誼的感激與未能報答的慚愧之情。整體通過對蔣御醫醫術和品德的歌頌,營造出一種對良醫的敬重氛圍。

金幼孜

金幼孜

明江西新淦人,名善,以字行。建文二年進士。授戶科給事中。成祖即位,改翰林檢討,與解縉等同值文淵閣,遷侍講。永樂七年從幸北京。八年從北征。所過山川要害,帝輒命記之,常與之論敵中事。自後北征皆從。十八年進文淵閣大學士。二十二年,成祖於還軍途中病逝,幼孜護梓宮歸。洪熙元年進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宣德六年十二月卒,諡文靖。有《北征錄》、《金文靖集》。 ► 7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