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黄侍讀瑞菊詩 其一

舊植芳叢護粉牆,一枝紅艶獨呈祥。 駢花疑奪天工巧,異質偏含雨露香。 華萼有心同晚節,雙娥無力倚新粧。 當年三逕渾閒事,未許陶潜獨擅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駢花:並列的花。駢,pián。
  • 華萼:花與萼,喻兄弟。萼,è。
  • 三徑:亦作「三逕」,意爲歸隱者的家園或是院子裏的小路。

翻譯

以前種植的芬芳花叢靠着粉牆,其中一枝紅豔的獨自呈現出吉祥。並列的花朵彷彿奪取了天工的精巧,奇異的資質偏偏含有雨露的香氣。花與萼好像有一同保持晚節的心,如雙娥般嬌弱無力靠着新妝。當年那歸隱家園的事全然是平常事,不能只讓陶潛獨自享有美好的名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靠牆的一叢菊花,其中一枝尤爲紅豔突出,其精巧好似天工所造,散發着獨特的香氣。用花與萼象徵兄弟情誼和堅貞的品質,同時將花比作較弱的女子形象,展現其柔美之態。最後提到不能讓陶潛獨佔菊花的美名,整首詩通過對瑞菊的細緻描寫,表達了對其的讚美以及一些別樣的思考,意境優美,用詞細膩。

金幼孜

金幼孜

明江西新淦人,名善,以字行。建文二年進士。授戶科給事中。成祖即位,改翰林檢討,與解縉等同值文淵閣,遷侍講。永樂七年從幸北京。八年從北征。所過山川要害,帝輒命記之,常與之論敵中事。自後北征皆從。十八年進文淵閣大學士。二十二年,成祖於還軍途中病逝,幼孜護梓宮歸。洪熙元年進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宣德六年十二月卒,諡文靖。有《北征錄》、《金文靖集》。 ► 74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