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德州張太守送酒

越吟憔悴著南冠,炙日熏風道路難。 且向東方窮窶籔,敢於安邑問猪肝。 香翻乳酒傾雲液,油點槐淘瀉玉盤。 從此人傳送臨賀,爲君鄭重一加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越吟:典出《史記·張儀列傳》,越國大夫莊舄雖在楚國做高官,但言語之間總是吟唱越地歌謠以表思鄉之情。後常用來表達思鄉或羈旅之情。
  • **南冠(nán guān)**:本指楚國囚犯戴的帽子,後泛指囚犯或戰俘。這裏作者以囚人自比,表示處境困窘。
  • 炙日薰風炙日 烈日;薰風 和風,常指夏天的風。形容陽光酷熱、天氣炎熱。
  • 窮窶(qióng jù):窮困,貧窮。
  • (sǒu):古同「簏」,意爲容納東西的竹器,此處推測可引申爲困窘之處。
  • 敢於:怎敢。
  • 安邑問豬肝:《後漢書·卓茂傳》記載,安邑令劉欽有吃豬肝的嗜好,主簿常爲此向百姓索要。有人認爲這是擾民,劉欽便不吃了。這裏以「安邑問豬肝」表示不要爲自己過分麻煩他人。
  • 香翻乳酒:乳酒香氣撲鼻,翻滾盪漾。
  • 雲液:本指雲母的漿液 ,道教認爲服之可以長生,後常指代美酒。
  • 油點槐淘:槐淘是一種用槐葉汁水和麪製成的綠色涼麪,上面澆上油,「油點槐淘」便是油滴在槐葉涼麪上。
  • 玉盤:精美的盤子。
  • 臨賀:古郡名,治所在今廣西賀州東南。 這裏可理解爲友人或和友人有關的地方,結合詩中情感看,是表達有人要去臨賀,代指友人。
  • 加餐:多吃飯,常用來勸人保重身體。

翻譯

我如吟唱越地歌謠般憔悴不堪,戴着南冠處境艱難,烈日炎炎、暑氣燻蒸,前路漫漫盡是困苦。暫且在這東方窮困之地艱難謀求生計,又怎敢像在安邑那樣麻煩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你送來的美酒香氣撲鼻如同雲間仙液傾灑而出,那澆着油的槐葉涼麪就像盛在玉盤中的佳餚。從此有人要往臨賀去了,煩請你爲我多多保重,好好加餐。

賞析

這首詩是錢謙益答謝德州張太守送酒之作。開篇「越吟憔悴著南冠,炙日薰風道路難」,詩人以自比囚犯的悽苦形象,描繪出當時自身處境的落魄,「越吟」「南冠」用典,更增添了一份沉鬱和羈旅哀愁。「炙日薰風」描繪出環境的惡劣艱難,側面反映生活的困苦。

頷聯「且向東方窮窶籔,敢於安邑問豬肝」進一步表明自己處於困境中不敢過多麻煩別人,既有對自身處境的無奈,又顯示出一種自尊體面。頸聯「香翻乳酒傾雲液,油點槐淘瀉玉盤」描寫張太守送來的酒和食物,用詞華麗,「傾雲液」「瀉玉盤」比喻精妙,色彩明麗,從視覺、嗅覺角度渲染出食物的精美誘人,也側面烘托出張太守所送禮品的珍貴。

尾聯「從此人傳送臨賀,爲君鄭重一加餐」 筆鋒一轉,由對禮物、生活的描寫轉到對友人的關懷勸勉,有送別的感覺,質樸又誠摯,「加餐」體現出詩人對友人深深的牽掛與囑託,盡顯溫情詩意。整首詩情感複雜真摯,既有對自身困境的感懷,又有對友人饋贈的感激、關懷之情,用典自然巧妙,詞藻優美。

錢謙益

錢謙益

錢謙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東澗老人。學者稱虞山先生。清初詩壇的盟主之一。蘇州府常熟縣鹿苑奚浦(今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奚浦)人。 明史說他“至啟、禎時,準北宋之矩矱”。明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進士)。錢謙益是東林黨的領袖之一,官至禮部侍郎,因與溫體仁爭權失敗而被革職。明亡後,馬士英、阮大鋮在南京擁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權,錢謙益依附之,為禮部尚書。後降清,為禮部侍郎。 ► 2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