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石六題 其一 迎暉亭

· 黃裳
始自暘谷見,餘霞斂微明。 亟從林末動,幽禽發清聲。 羣陰既掃迹,衆象聊遣情。 捲簾取遙望,揮毫寫初迎。 行樂自此始,勿爲多事縈。 一世如過隙,頃刻寧可輕。 勝概豈虛置,倒樽慰浮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暘谷(yáng gǔ)**:神話中太陽升起的地方。
  • **:收斂,收起。
  • ****亟(jí)**:急切。
  • **林末:樹林的末梢,指樹林邊緣。
  • **羣陰:各種陰暗的事物或氣氛。
  • **衆象:衆多景象。
  • **遣情:排遣情懷。
  • **倒樽:傾倒酒杯,指飲酒。
  • **浮生:人生,人生虛浮不定,因稱人生爲「浮生」 。

翻譯

最初從太陽升起的暘谷可見到曙光,殘餘的晚霞收起了微弱的光亮。我急切地從樹林邊緣動身,幽靜處的鳥兒發出清脆的啼鳴。各種陰霾都已消失不見,衆多美好的景象正好用來排遣情懷。捲起簾子遠遠眺望,揮動毛筆寫下這剛剛迎接的景緻。快樂遊玩從此刻開始,不要被諸多瑣事纏繞。人生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短暫,片刻時光怎麼可以輕視。如此美好的景緻豈能白白存在,舉起酒杯飲酒來慰藉這虛浮不定的人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迎暉亭迎接清晨的所見所感。開篇描繪日出前的景象,從暘谷曙光初現到晚霞收光,奠定寧靜又充滿希望的基調 。「亟從林末動」,詩人迫不及待去感受清晨之景,禽鳥清聲增添自然活力。「羣陰既掃跡,衆象聊遣情」表明不良氣氛消散,詩人借景抒情。「捲簾取遙望,揮毫寫初迎」刻畫詩人賞景與創作的舉動。後半部分由賞景轉入人生感慨,指出時光易逝,不應被瑣事羈絆,而要享受眼前勝景,飲酒作樂慰藉浮生。這首詩將自然之景與人生思考相融合,展現詩人熱愛自然、珍視時光、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 ,用詞精準,意境清新且富有哲理。

黃裳

黃裳

宋南平(今福建南平)人,字冕仲,一作勉仲。神宗元豐五年進士第一。徽宗政和四年,以龍圖閣學士知福州,累遷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嘗上書謂三舍法宜近不宜遠,宜少不宜老,宜富不宜貧,不如遵祖宗科舉之制,人以為確論。喜道家玄秘之書,自號紫玄翁。卒謚忠文。有《演山集》。 ► 7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