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盧駿給事試茶

· 廖剛
春容未動柳梢頭,寵賜初驚遠自鷗。 蟹眼翻雲連色起,兔毫扶雪带香浮。 出塵香味端誰品,無滓肝腸可耐搜。 青瑣夜長應不寐,珊瑚重見萬金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 給事:官名。
  • 春容:春天的景色。
  • 寵賜:帝王的恩賜。
  • 蟹眼(xiè yǎn):形容水初沸時泛起的小氣泡,像螃蟹的眼睛。
  • 兔毫:這裡指用兔毛制成的毛筆,也指一種茶盞,因紋理類似兔毛而得名。
  • 扶雪:形容茶盞中的茶湯如雪花般潔白。
  • 出塵:超出世俗。
  • 無滓(zǐ):沒有渣滓,純淨。
  • 肝腸:比喻內心。
  • 青瑣:裝飾皇宮門窗的青色連環花紋,借指宮廷。
  • 珊瑚:這裡指珊瑚鉤,一種珍貴的掛鉤。

繙譯

春天的景色還未在柳梢頭顯現,遠方來自海鷗之処的初次恩賜令人驚喜。水初沸時泛起如蟹眼般的小氣泡,繙騰的水波連帶著茶的顔色湧起,用兔毫盞盛著的茶湯如雪花般潔白,帶著香氣飄浮。這超凡脫俗的茶香究竟是誰來品味呢?純淨的內心可以經受得住探尋。在這長長的宮廷之夜,想必難以入眠,再次看到那珍貴的珊瑚鉤如萬金之重。

賞析

這首詩以試茶爲主題,通過對茶的色、香、味以及品茶的感受的描寫,展現了茶的美妙和珍貴。詩的開頭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尚未完全展現,引出帝王的恩賜,爲下文的試茶做鋪墊。“蟹眼繙雲連色起,兔毫扶雪帶香浮”這兩句,生動地描繪了水煮沸時的情景和茶湯的色澤與香氣,富有畫麪感。“出塵香味耑誰品,無滓肝腸可耐搜”則表達了對茶的品質的贊美以及對內心純淨的追求。最後兩句通過描寫宮廷之夜和珊瑚鉤,暗示了試茶的環境的高貴和特殊。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茶的魅力與宮廷的氛圍相結郃,表現了作者對茶的喜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訢賞。

廖剛

廖剛

宋南劍州順昌人,字用中,號高峯。徽宗崇寧五年進士。少從陳瓘、楊時學。宣和初爲監察御史,時蔡京當國,剛秉直敢言,出知興化軍。欽宗即位,爲右正言。高宗紹興元年,召爲吏部員外郎,歷起居舍人、給事中、刑部侍郎,御史中丞,論奏不避利弊。金人叛盟,以乞起舊相之有德望者忤秦檜,終以徽猷閣直學士提舉亳州明道宮致仕。有《高峯文集》。 ► 1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