逰峨眉山紀行 其二

西蜀雲山處處竒,最竒人說在峨眉。 想應踏遍千崖月,露滴松梢鶴夣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西蜀:今四川西部地區。
  • 想應:料想。
  • 千崖:衆多的山崖。
  • 鬆梢:松樹的頂端。
  • 鶴夢:指超凡脫俗的夢境,傳說鶴能入夢,這裏取其幽靜閒適之意。

翻譯

四川西部的山川風景處處都十分奇妙,人們都說最奇妙的地方要數峨眉山。 料想在那峨眉山,遊人應該踏遍了千山萬崖,在月光遍灑之際,露水悄無聲息地滴落在松樹枝頭,此時彷彿仙鶴都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靈動的筆觸,描繪了峨眉山令人神往的奇妙景色。開篇「西蜀雲山處處奇,最奇人說在峨眉」,詩人通過對西蜀山川整體奇妙的鋪墊,直截了當地點明峨眉山的「奇」是其中之最,勾起讀者對峨眉山景色的好奇與嚮往。後兩句 「想應踏遍千崖月,露滴鬆梢鶴夢時」 則極具畫面感和意境美,詩人以想象之筆,勾勒出一幅月夜之中人在峨眉山遊覽的靜謐畫卷。「踏遍千崖月」 營造出一種清幽、孤寂又充滿探索未知的氛圍,讓人彷彿看到月下游客在千山之間漫步的身影;「露滴鬆梢鶴夢時」更是將夜晚的寧靜推向極致,細微的露珠滴落聲都能聽見,仙鶴也在安穩睡眠,以動襯靜,展現了峨眉山夜晚的空靈清幽,給人無限的遐想空間,使讀者深切感受到峨眉山那種超凡脫俗、如夢似幻的奇妙之美。

方孝孺

方孝孺

明浙江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盡得其學。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漢中府教授,與諸生講學不倦。蜀獻王聞其賢,聘爲世子師,名其屋爲“正學”,學者因稱正學先生。建文帝即位,召爲侍講學士。修《太祖實錄》,爲總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稱效法周公輔成王,召使起草詔書。孝孺怒問“成王安在?”並擲筆於地,堅不奉命。遂被磔於市,宗族親友弟子十族數百人受牽連被殺。有《遜志齋集》。 ► 4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