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啼序

· 王易
無端又傷遠別,淚盈盈似水。 空庭院、料峭春寒,短枝漸吐微蕊。 恨此度、淒涼太甚,紛紛舊雨隨星墜。 又江關、庾信飄零,已動歸思。 抵掌挑燈,聯吟踏月,慣盤恒共子。 更誰料、佳景無多,亂風愁雨又至。 望江山,飛雲黯淡,正天外,攙槍遙指。 問因何,零落神州,滿含秋意。 者回去也,地北天南,斷難忘寤寐。 因預念,他年聚首,未卜何日,譜到陽關,不禁清淚。 韶光易老,萍跡未定,天涯倘有重逢日,定驚心、彼此俱憔悴。 迴腸似結,滿懷幽恨難言,相期故人心裏。 驪歌唱罷,南望迢迢,止遙山拂翠。 還說甚、雙魚寄恨。 尺素傳心,任報平安,也牽愁起。 茫茫四顧,一枝安在,縱教我亦歸故土,但相思、兩地危樓倚。 期君珍重千金,一駐歸帆,便裁鳳紙。
拼音
王易

王易

王易(1889---1956),字曉湘,號簡庵,江西南昌人。其父王益霖乃晚清進士,曾任兩江師範學堂教習。1912年畢業於京師大學堂,先後任北京師範大學、中央大學、復旦大學、中正大學等校教授。抗戰期間,曾在贛南爲蔣經國講授《孟子》。其論國學尚質,以經學、小學、哲學與史學爲國學之“四區”,以爲“至若文藝詞翰,作者過衆,灝瀚曼衍,敘次爲煩。況內實外華,非得苟舉;由學窺文,無待毛舉。果其讀書得有門徑,則用治文學,遊刃有餘。”(《國學概論》)故其詩風質樸高古,勁折孤峭。與彭澤汪闢疆、南昌餘謇、奉新熊公哲並稱“江西四才子”,又與黃侃、汪東、汪闢疆、柳詒徵、王伯沆、胡翔冬合稱“江南七彥”。建國後供職湖南文史館,著有《國學概論》、《修辭學通詮》、《詞曲史》、《樂府通論》等。 ► 2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