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松江金文振同知

· 葉蘭
北州太守近新歸,湖海飄零興已違。 錦綬却藏桃竹篋,烏巾自稱木棉衣。 鱸生淛水思張翰,鶴唳華亭歎陸機。 書札頻頻勞問訊,白頭相見故人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同知:明清時期官名。
  • 湖海飄零:在湖海間漂泊流浪。
  • 錦綬:錦制的綬帶。
  • (qiè):箱子一類的東西。
  • 烏巾:黑色的頭巾。
  • 鱸生浙水:用西晉張翰思念家鄉鱸魚蓴菜而辭官的典故。
  • 鶴唳華亭:表現對過去美好生活的留戀或感慨生平。

翻譯

北邊州郡的太守近來剛剛歸來,在湖海間漂泊流浪的興致已經違背。錦制的綬帶卻收藏在桃竹箱子裏,頭戴黑色頭巾自稱穿着木棉衣服。看到生長在浙水的鱸魚就思念起張翰,聽到鶴在華亭鳴叫就慨嘆陸機。書信頻繁地送來殷勤地問候,頭髮都白了才相見故交也稀少了。

賞析

這首詩是寄給松江金文振同知的。詩中描述了太守歸來後的狀態,那種曾有的飄零感已不同往昔。將錦綬收藏起來,穿戴也變得樸素,體現出一種經歷後的淡然。用張翰因鱸蓴之思辭官和陸機在華亭的慨嘆典故,增添了深沉的歷史感與感慨之情。詩中反覆強調如今與故人相見的難得,以及歲月流逝帶來的變化,給人一種滄桑和懷舊之感,也流露出對友情的珍視。整體意境較爲空靈深邃,情感真摯細膩。

葉蘭

元饒州路鄱陽人,字楚庭,號寓庵,又號醉漁。元末官太常禮儀院奉禮。入明,周伯琦應召入金陵,蘭以詩諷之。后伯琦以其名薦,蘭投水死。有《寓庵詩集》。 ► 1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