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眼井 其一 (丙申稿,清光緒二十二年)

歌舞岡前汲道新,閉關容作老夫臣。 陳亡項滅韓彭死,只許君王是壽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歌舞岡:地點,具體所指需結合當地地理人文來理解。
  • **汲道:打水的通道。
  • **閉關:原指關閉關口,這裏可能指退隱、不參與世事。
  • **陳亡項滅:陳是秦末陳勝所建政權;項指項羽,秦末起義軍領袖,最後被劉邦打敗。這裏借指過往的王朝更迭與英雄的興衰成敗。
  • **韓彭:指韓信和彭越,都是西漢初期著名的軍事將領,協助劉邦建立漢朝,後皆因功高震主被劉邦殺害 。
  • **壽人:長壽之人,這裏可引申爲長存、主宰之人。

翻譯

在歌舞岡前新修了汲水的通道,我選擇退隱,甘願做個尋常老夫。當年陳勝的政權消亡了,項羽也戰敗覆滅,韓信和彭越這樣的功臣也都死去,這世間似乎只有那君王才能永遠高高在上,長久維繫統治。

賞析

這首詩作於特定歷史時期,詩人借景與歷史典故抒發深沉情感。「歌舞岡前汲道新」描繪出生活場景的變化,新的汲道暗示着時光流逝、世事變遷。「閉關容作老夫臣」體現出詩人的退隱心態,面對複雜政治與人生起伏,決定遠離喧囂,置身事外。

「陳亡項滅韓彭死」連續列舉歷史上重大事件和人物的命運,陳勝揭竿而起卻政權曇花一現,項羽稱雄一時最終敗北,韓信、彭越爲漢朝建立立下汗馬功勞卻不得善終,這些典故勾連起廣闊歷史畫卷,揭示了歷史的無常與殘酷,英雄霸業終究歸於塵土。

末句「只許君王是壽人」筆鋒一轉,將歷史命運的感慨指向封建君王,感慨唯有高高在上的君王在歷史變幻中看似擁有長久統治,凸顯詩人對王朝興衰、個人命運以及封建專制的深刻反思,寄寓對歷史規律的洞見與無奈,整首詩短小精悍卻蘊含深厚,意境沉鬱悲涼 。

丘逢甲

丘逢甲

丘逢甲,譜名秉淵,字仙根,號蟄仙,又號蟄庵、仲閼;乙未內渡後自署倉海君、南武山人、海東遺民、痛哭生。清淡水廳銅羅灣(今苗栗銅鑼)人。十四歲取中秀才,丁日昌贈以「東寧才子」之印;光緒十四年(1888)中舉,次年(1889)取中三甲第九十六名進士,欽點工部虞衡司主事。不久,以親老告歸,先後擔任宏文、羅山、崇文書院主講,兼任《臺灣通志》總局採訪工作。甲午戰敗,割臺議起,丘氏上書請願,反對割讓,與臺灣官紳共組臺灣民主國,並擔任義軍統領,督辦團練,以「抗倭守土」號召抗日。日軍抵臺不久,繼民主國總統唐景崧之後,避難廣東鎮平祖籍。西渡後致力於興學教育,曾擔任韓山、東山、景韓書院主講,創潮汕第一所新式教育機構:嶺東同文學堂,開新學風氣之先。又曾擔任廣東諮議局副議長,軍政府教育部長等。1912年病逝於鎮平,臨終遺言須向南葬,以示不忘臺灣。丘逢甲乙未(1895)之前詩作,多見於《柏莊詩草》,計古近體詩約二百五十首。內渡後詩作以《嶺雲海日樓詩鈔》爲主,乃丘逢甲病逝後,由其四弟瑞甲、五弟兆甲按年編次,得十三卷,凡千餘首。茲以陳炎正編《柏莊詩草》〖此詩稿由陳炎正於1978年購得,又抄錄丘逢甲少作後,集爲《丘倉海先生詩文錄》,與《柏莊詩草》原稿影本合併出版。〗、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嶺雲海日樓詩鈔》〖臺灣省文獻會本依據丘瑞甲、丘兆甲編輯,鄒魯校訂的《嶺雲海日樓詩鈔》(含《選外集》)加標點編印,於1994年出版,內容較爲完整,故據以爲底本。〗爲底本,並參照王國璠編《柏莊詩草》〖王國璠據《柏莊詩草》原稿影本整理作注,另將《丘倉海先生詩文錄》中的詩歌分出,題爲「倉海先生集外集」,併入該書。1980年由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出版。〗(簡稱王本)、丘瑞甲、丘兆甲編,鄒魯校訂《嶺雲海日樓詩鈔》(簡稱鄒本)〖丘瑞甲、丘兆甲編輯,鄒魯校訂《嶺雲海日樓詩鈔》,內附丘瑞甲補輯《選外集》,1937年由廣州中山大學出版部出版,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文獻館典藏。〗、黃志平、丘應樞、丘晨波編《嶺雲海日樓詩鈔》(簡稱徽本)〖黃志平、丘應樞、丘晨波編校,《嶺雲海日樓詩鈔》,1984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包括詩作十三卷、《選外集》、《選外集補遺》、《柏莊詩草》、《羅浮游草附錄》等。〗、黃志平、丘晨波編《丘逢甲集》〖黃志平、丘晨波主編的《丘逢甲集》,2001年由長沙嶽麓書社出版。爲目前最新的丘逢甲全集,按時間排序,但未區分選外集、補遺等。〗,並增補光緒己亥(1899)嶺南寶經閣刊刻的《金城唱和集》,以及《詩畸》、《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師友風義錄》、《臺灣詩乘》、《三六九小報》、《詩報》、《臺灣詩醇》、《東寧擊鉢吟後集》、《臺灣詩海》等輯錄編校。 ► 1813篇诗文